手押感应电动门门体由几根竖杆固定在上下横梁之间,两根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杆上。上下横梁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中安装有控制杆;控制杆的上端通过上梁的通孔,上部固定有杆端的垂直手柄,手柄自动复位机构安装在手柄与上梁通孔之间的控制杆上;控制杆的下端通过下梁中部的通孔,下部设有与手柄同向的转脚触轴,触轴与下梁通孔之间的控制杆安装有转脚触轴自动复位机构;
手柄自动复位机构包括定位槽套和滚轮,其中槽套的底部焊接在上梁通孔上,槽套直径两端的底套壁设有一对下定位弧槽,弧槽的径向线与上梁轴平行;槽套直径两端的顶套壁设有一对上定位弧槽,上下定位弧槽径向线形成的夹角为105-120度;上下定位弧槽之间的近半圆柱套壁设有连接上下定位弧槽边缘的斜弧槽壁;
转脚触轴自动复位机构形槽套和复位滑板,其中该槽套焊接在下梁通孔下,该槽套的倒V形槽底径向线与下梁轴线垂直;
由于设计了带杆端垂直手柄和与手柄同向的转脚触轴的控制杆,控制杆安装在上下横梁的穿孔中;然后通过手柄自动复位机构和转脚触轴自动复位机构的协同动作,使手柄和触轴可以外伸,使触轴和触轮首先接触到吊笼的顶部,从而形成当吊笼上升到某个进出料口时,门体随着吊笼上升同步打开的状态。
在该门体同步打开的过程中,首先触及到吊笼顶部的该触轴及触轮在随吊笼上升时,带动复位滑板首先触及倒“V”形槽套的槽口。该滑板继续上升时,沿该槽套斜面槽壁滑动至v形槽底。
此时,手押感应电动门滑板带动触摸轴和触摸轮转动到与上下梁轴垂直的位置,手柄和下滚轮也上升并转动到与上下梁轴垂直的位置,即滚轮与上定位弧槽分离。当吊笼下降离开该进出料口时,该手柄及其滚轮会依自重在随门体下落关闭后,继续沿定位槽套的斜面弧槽壁滑向下定位弧槽。同时该手柄和该触轴也同步复位至与上、下横梁轴线平行的位置。此时,该把手和该触轴位于该门体所在的平面内,即上下梁的正上下,不影响笼子在该出入口的门体外自由上下运转。